

走在美美的小山路,任誰都想多看一眼,但是如果知道這條小徑故事,那可就讓人又多了一分感動!翻開後山花蓮縣歷史,橫跨在海岸山脈的這條山路名稱叫做【米棧古道】,從1888年開拓到現在,全長還剩有1700公尺,最高海拔大約有到450米。花蓮海岸山脈束側水璉村耕種的稻米,從日治時代到民國50幾年,大多運往花東縱谷地區,當時主要是利用挑夫翻越海岸山脈這條山路抵達西側,再把稻米雜糧集車到米棧,渡過花蓮溪送到壽豐鳳林販售,所以【米棧古道】就因此出現。
花蓮縣壽豐鄉米棧村內長壽的長輩很多,除了歸功好環境,主要就是有好的【水】:米棧地區的深山中有豐富【深層麥飯石】是水質好的原因!
根據研究顯示,麥飯石主要具有如下三大作用:1、<吸復力強> 2、<溶出礦物質>3、<調整水質> 繼續閱讀 »
米棧步道的風景,位於花蓮壽豐鄉海岸山脈西側山腰,放眼望去可以眺望花東縱谷的雄偉風貌讓花蓮的景色風采一覽於您眼前,米棧步道有提供自行車步道休憩區、當地特色的部落圖騰裝飾、全台最大的陶甕(米甕)景色、挑夫刻苦精神藝術品、另外米棧這的水質更是清澄的乾淨甜美(這山脈因有麥飯石礦脈區於斷層中過濾水質),提供各相簿觀看,全家出遊小孩休憩遊玩說故事的必經景點,您還沒來過嗎? 米棧社區發展協會全體部落人員一同歡迎您的到訪,為您人生記憶中增加一趟體驗挑夫之旅。 更多景點相簿點進觀賞 繼續閱讀 »
體驗一下當挑夫的精神,來米棧部落,米棧古道在過去公路不發達的時代,東海岸水璉村民就是靠著米棧古道,翻越海岸山脈。雇請挑夫把米,挑到米棧村,再橫渡溪水,賣到壽豐鄉,米棧名因此而來,花蓮壽豐鄉山區的米棧古道,至今擁有百年歷史,如今在社區居民的努力下,搖身一變,成了休閒的生態步道。護欄、路面都是最自然的竹木石頭打造,用意就是保留它的歷史原味。米棧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後,各屆執行長與部落村民無不用心努力,目前在吳靜枝執行長帶領下,更延續一連串的訓練整建,讓古道再現。目前申請的多元就業方案,勞委會協助維護古道的支持,讓古道的文化歷史重現,優質的導覽解說人員,更讓米棧古道每一地的背景歷史文化一一呈現出來,讓遊客有一個挑夫精神的知性之旅。 繼續閱讀 »